
25年9月,长安被赤眉军占领,更始政权就此垮台。
这时候,赤眉军自称有上百万人,士兵勇猛,战马强壮,是各路英雄好汉里兵力最雄厚的一支。
但是,仅仅过了一年四个月,也就是在27年的正月,赤眉军就全体投降了,彻底消失了。
为啥赤眉军这么快就打了败仗?刘秀咋就这么快赢了?
【破坏者:陷入窘迫的赤眉军】
赤眉军原本是一帮穷苦大众聚起来的反抗队伍,在跟王莽对着干的时候,他们经常抢些粮食来救济灾民,因此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,名声特别好。
所以,当赤眉军来到长安,长安的老百姓都非常高兴,站在道路两旁热烈地欢迎他们。
可是,没过几天,赤眉军就在城里疯狂抢东西了!
抢劫到了啥地步呢?
他们扶上皇位的刘盆子皇帝,宫里的好酒好肉全让赤眉军的将领们给抢光了;就连长安周围那些郡县还有坞堡送来的好东西,也都被抢了个精光!
这么一来,老百姓们,都不再站在赤眉军那边了!
到处抢夺财物,既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,也肯定得不到有权有势的地主的站边。
换个说法就是:普通老百姓没法自己保护自己,可那些有钱有势的地主却能行!
土豪地主们一个个拿起武器,把粮食藏起来,不跟赤眉军对付,都死守着自己的地盘不放。
这样过了阵子,普通老百姓要么就去投靠那些有权有势的地主,要么就被抢得没啥可抢的了,而那些地主武装因为势力大,抢起来反倒不那么容易了。
所以,赤眉军在长安碰到了大麻烦!
【邓禹之略:稳中推进,控制主动】
就在赤眉军进入关中时,刘秀让邓禹带着军队从北面往西边走,和赤眉军保持着差不多的进度。邓禹一边看着赤眉军和其他势力争斗,一边攻打河东地区,打算找个机会把关中也一并拿下。
邓禹把当地的更始军打败后,占领了河东地区,接着,他继续攻打三辅地区,多次让更始军吃了败仗。
那时候,因为两边的人都属于更始军,赤眉军和邓禹这边就一直保持着点距离,没闹出什么大动静来。
不过,其实比赛早就悄悄拉开了序幕。
邓禹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,很受老百姓欢迎,所以好多地方的势力都主动投靠他们,这样一来,他们的力量就壮大了很多。
所以,当赤眉军打进长安城,邓禹的手下好多将领都催着他去攻打长安。
不过,邓禹心里很有数,知道怎么才能赢,怎么才能输。
他说:咱们现在人多,但能打仗的不多,东西也不够用。赤眉军刚打下长安,有钱有势,士兵也很厉害。不过,他们不懂管理,肯定撑不了多久。咱们现在应该往上郡、北地、安定这三个地方去,那儿地方大,人少,粮食多,牲口也多,正好可以休整军队,养精蓄锐,看看形势怎么变,这才是上策!
很明显,邓禹觉得,只有把关中及周围地方打理好、站稳脚跟,才能真正拿住主导权!
接着,邓禹带着军队占领了旬邑,并掌管了三个郡,把这个地方当成了休整兵马、暗中观察关中的据点。
这时候,后方的刘秀也使出了他的杀手锏。
刘秀颁布命令,封更始帝刘玄为淮阳王,还放话出来,说谁要是敢伤害他,就跟犯下大罪一样严惩不贷!
刘秀用了个招儿,把之前支持更始帝的那些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,都给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了!
这样一来,刘秀还没跟赤眉军动手,就已经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把赤眉军整得不轻!
【赤眉军连遭重挫,气势大挫】
闹腾了一个季度之后,到了26年的正月,赤眉军在长安那边果然粮食不够吃了,撑不下去了。
结果,赤眉军离开了长安,打算往西边去找吃的!
赤眉军一撤离,邓禹就迅速带兵赶到,没想到轻轻松松就拿下了长安!
离开长安的赤眉军,一路上不停地攻打城镇乡村,想找到粮食解决温饱,可最后情况非常糟糕。
沿途的地主势力拼死反抗,同时,隗嚣的部队也多次把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。
赤眉军逃到阳城和番须山里时,碰巧下起了大雪,山谷里都堆满了雪,很多士兵都被冻死了,损失非常严重。
没办法,赤眉军只好又回了长安。
闹腾了一番之后,赤眉军吃了大亏,力量小了很多!
赤眉军挺擅长到处打仗,而且挺能打,按理说不会表现得这么糟糕。
这样看来,说到底还是因为赤眉军的领头人没想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!
一月里,天气冷得要命,在西北这种地方打游击战,真的是难上加难,肯定会有很多士兵不是因为打仗而是因为严寒减员!
总而言之,经过这一番折腾,赤眉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。
【邓禹之退】
赤眉军又回到了长安,邓禹赶紧带着军队去跟他们对打。
最后···邓禹没能成功!
很明显,虽然赤眉军打了败仗,实力大减,但邓禹还是没办法直接从正面打败他们。
于是,邓禹没有硬撑下去,很干脆地离开了长安。
就这样,赤眉军又把长安夺回来了!
不管啥时候,要离开像长安这样的大城市,那可得需要相当大的胆子才行。
邓禹大胆决定放弃长安,这份魄力真的很了不起。
后来的经历又一次告诉大家:这真是个挺聪明的决定!
【赤眉军再遭重创】
没过多久,原来的更始政权里的汉中王刘嘉带着军队打过来了,同时,他那背叛的将领延岑也领着兵马前来进攻!
碰到这种局面,赤眉军派出18万兵力去攻打刘嘉,另外又调了10万人去对付延岑。
很明显,单独分出去的那28万部队,力量可是相当雄厚!
看到赤眉军分出队伍外出,邓禹瞅准机会带兵去攻打长安了。
最终情况是:赤眉军在守护长安的战斗里把邓禹打败了,不过另外两队却都吃了大败仗!
这个结局,透露了三个信息。
邓禹之前离开长安,那做法挺对的。
刘嘉、延岑还有赤眉军,这会儿全都瞅着长安呢···
很明显,咱们主动撤出长安,把地方留给赤眉军,这样一来,就等于让赤眉军自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里!
这可真是个妙招啊!
2、赤眉军的打仗能力大大减弱了。
现在,手里兵多将广,却既打不过隗嚣,也斗不过刘嘉,更拿延岑没办法!
很明显,经过一连串的波折,赤眉军的打仗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!
3、邓禹在战场上的表现不太出色。
尽管这样,邓禹还是没能战胜赤眉军。
很明显,邓禹在出谋划策和管理方面很有一套,但要是让他带兵打仗,那可真不是他的强项!
这样一来,赤眉军不行了,肯定在长安待不下去,刘秀也得想新办法,才能打败赤眉军!
【提前部署】
刘秀心里琢磨着:赤眉军在长安是混不下去的,他们肯定会往东边跑!
刘秀为了好好迎接赤眉兄弟回家,可是下足了功夫做准备呢。
1、比赛中途换了守门员。
邓禹脑子转得快,管理也有一套,已经帮了大忙了。
不过,接下来咱们得跟赤眉军来场大干一场了,这时候得换上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才行。
然后,“大树将军”冯异接手了邓禹的工作,负责关中地区的军事事务。
在冯异动身之前,刘秀给他讲解了作战的大方向。
他对冯异说,得接着走邓禹那条对的路子,还要做得更好。这场仗的重点不是占领多少地盘,而是要安顿好老百姓,赢得大家的心。
因此,冯异啊,你得特别留心守规矩,别去打扰老百姓。
同时,他还对冯异和在关中的邓禹说:“别再随便出兵”,让他们尽量避开和赤眉军的大规模战斗!
你们的任务是去牵制赤眉军,别想着跟他们硬碰硬!真正的决战消灭敌人,还得靠我刘秀来集中兵马,亲自上阵!
2、超大号收纳袋布局。
当赤眉军在西边连连受挫时,刘秀在关东那边倒是进行得挺顺利。
刘秀攻占了不少地盘,特别是他拿下了南阳,堵住了赤眉军往南逃跑,经过武关的路。
这种情况下,刘秀打定主意,在洛阳西边的地方采用养精蓄锐、休整军队的策略,利用险要地形来消灭敌人!
他让一部分军队在新安集合,另一部分军队在宜阳集结。
他说:要是赤眉毛往北路,也就是新安那边走,宜阳的大部队就去新安集合;要是不走那边,而是往宜阳来,那新安的大部队就去宜阳集合。
一个超大的袋子,就这么做好啦!
【一波三折的迟滞作战】
现在,赤眉军还有二十多万人,真要豁出去跟我们干,那还真不是件容易对付的事儿。
所以,刘秀交给冯异的任务,就是拖住敌人,别跟他们硬碰硬,慢慢消耗他们的力量。
冯异遵照命令,和赤眉军对峙了六十多天,期间只是打打小仗,没有发起过大规模的总攻。
这样一来,赤眉大军被绊住了脚,想打打不过,想跑跑不掉,累得要命,又冷又饿。已经有些赤眉将领扛不住了,开始投降,看来赤眉军快撑不住了。
可是,到了27年的正月,事情差点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
邓禹急匆匆地到了华阴后,派人去找冯异,说要联手一起发动攻击,打个大仗!
冯异拼命劝说,可邓禹就是不听,他坚持一个人行动,决定要打这场大战。
这正是赤眉军心里所想的!
结果,赤眉军先是假装战败,把敌人给引了出来,接着一下子进行猛烈的反击,把邓禹打得落花流水。
这时候,冯异和邓禹碰头了,局面才慢慢稳定下来。
冯异觉得士兵们又饿又累,得先让他们休息一下,可邓禹就是不听,硬是要带着队伍继续往前走,结果又一次被打得惨败!
赤眉军连连告捷,于是他们继续一路往东挺进!
很明显,要是就这么放任赤眉军往东去,那以后刘秀在关东打败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!
所以,冯异打算自己挑起战斗,想给赤眉军再来个狠的!这回,他干脆派人去跟赤眉军说,咱们打一仗吧!
赤眉军觉得冯异和邓禹接连吃了败仗,现在力量大不如前,他们要是这时候来决一死战,咱们正好趁机把他们一网打尽,所以就同意跟他们开战了!
冯异瞅准敌人老赢就骄傲、放松防备的机会,让士兵们穿上赤眉军的衣裳,在两边悄悄埋伏,接着派出一万兵马去引敌人上钩,最后两面一起突袭,把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!
这场仗打下来,赤眉军有8万人选择了投降,剩下的10多万人吓得慌忙逃跑!
虽然过程曲折不断,但冯异最终还是漂亮地达到了拖延和削弱敌人的目的。
下面,该轮到刘秀出场亮相了!
【不战而胜的决战】
这时候,刘秀已经亲自到了宜阳,带着各路军队,全都准备好迎战了!
赤眉军像打了败仗的逃兵匆匆赶到,吓得魂都没定,又饿又累,猛然间撞上了刘秀的大部队,吓得不知所措!
赤眉军的将领们都觉得:现在已经是死路一条了!
接着,他们就派人去跟刘秀商量投降的事儿。
刘秀宽恕了众将领和刘盆子,给了他们活路,赤眉军这才投降了!
结果,就在击败更始政权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,赤眉军就被刘备给收拾掉了!
赤眉军很快就被打败了,每当说起这件事,大家总会称赞刘秀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领导能力,还有邓禹、冯异的出色指挥才能。
说白了,像赤眉这样的大块头,这么快就垮了,主要还是它自己内部出了问题!刘秀、邓禹他们的一些举动,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已!
所以说,为天下人谋福利的,天下人会为他开门;给天下人造祸的,天下人会把他拒之门外;给予天下生命的,天下人会感激他···——《六韬》
赤眉军,已经不再是当下的潮流了!
赤眉军有胆子站出来反抗,可就是缺少管理国家和明白事理的本领。
所以,就算攻占了长安,也只是把它当成行军路上的一个临时站点,光顾着拿好处,却不去好好管理和建设。
所以,他一直过着没钱没底气的日子。
在跟王莽对着干的时候,因为他们做的事老百姓都赞成,所以,他们在一边打仗一边转移的过程中,队伍越来越壮大。
不过,在跟刘秀抢地盘的时候,他们政治上搞砸了,老百姓不再站他们那边。他们没有固定的老窝,到处乱跑,结果哪儿都得不到帮忙。这样一来,跑得越勤,力量就越小,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!
漂泊的盗贼行为不可取,看看赤眉军的下场就知道了。
当世间被残暴统治笼罩,赤眉好汉鼓起超群的胆量,挺身而出,把老规矩统统推翻!
这样一来,那时候的他们,尽管起初力量微薄,但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广泛拥护,逐渐变得强大,并且为历史写下了一份贡献。
不过,他们只会破坏旧有的规矩,却不懂得如何建立新的制度,没法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。
这样看来,现在的他们外表虽显得挺威风,可没了后盾,很快就会变弱、散开,最终被历史给淘汰掉!